试问,谁没有挖过鼻孔吗?然而,抠鼻孔一时爽,一直抠鼻孔就可能出大事了……比如2021年12月,长沙一5岁男孩因挖鼻孔导致细菌感染,患上“蜂窝组织炎”。
2021年9月,深圳一名8岁男童挖鼻孔两天后开始高烧还头痛呕吐,到医院一查,出现了颅内感染,进一步确诊为细菌性脑膜炎。
还有“25岁小伙长期挖鼻孔导致血管瘤”。
【资料图】
图源|微博截图而近日,《科学报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频繁挖鼻孔或许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
研究:频繁挖鼻孔可能增加痴呆风险近日,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发表了题为Chlamydia pneumoniae can infect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via the olfactory and trigeminal nerves and contributes to Alzheimer’s disease risk 的研究论文。
研究发现,肺炎衣原体通过鼻腔入侵中枢神经系统,紧接着脑细胞通过沉积β淀粉样蛋白做出反应,而这正是阿尔茨海默症的特征经常挖鼻孔,以及还有拔鼻毛等习惯,容易破坏鼻毛的屏障功能、损伤鼻腔黏膜,就很有可能为细菌入侵中枢神经系统留下隐患,进而造成阿尔茨海默症风险的增加。
图源|网络研究者对小鼠鼻粘膜接种肺炎衣原体,可在72小时内感染嗅觉神经、三叉神经、嗅球和大脑在接种后7天和28天,肺炎衣原体的感染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关键通路调控紊乱,导致β-淀粉样蛋白(Aβ)积累此外,肺炎衣原体能够感染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胶质细胞。
也即,鼻腔和大脑之间延伸的神经构成了肺炎衣原体快速入侵中枢神经系统的路径,进而通过在神经胶质细胞中存活并导致β淀粉样蛋白沉积,增加痴呆风险。
小鼠大脑内的肺炎衣原体(绿色)周围是β-淀粉样蛋白(红色)该论文的共同作者James St John教授表示,这是第一次证明肺炎衣原体可以直接通过鼻子进入大脑,并在大脑中引发类似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变,已经在小鼠模型中观察到了这种情况,这些发现和证据对于人类来说也可能是可怕的。
经常挖鼻孔还有哪些风险?损伤鼻粘膜频繁挖鼻孔容易造成鼻腔黏膜破损,比如流鼻血,导致鼻腔敏感,更容易感染病菌,出现打喷嚏、过敏、发炎等症状尤其是鼻黏膜脆弱的儿童,如果经常抠挖,反复的炎症刺激可造成鼻前庭炎等疾病。
此外,鼻粘膜出现破坏,鼻腔内反复出现破损面和溃疡,还会增加鼻咽癌的发生风险。
伤害呼吸道鼻前庭皮肤受损后,会损失不少鼻毛,降低其过滤粉尘和病原体的能力,削弱了鼻腔的第一道物理屏障,也是人体呼吸道的屏障,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比如感冒、流感等感染颅脑就像开篇举例一样,鼻腔是面部危险三角区的重要部位,部分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通。
一旦鼻黏膜受损并伴有细菌感染,感染逆行扩散至海绵窦,便可引发颅内感染,可表现为头部胀痛、脖子发硬、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及时就诊与挖鼻孔类似的行为还有挤痘痘,也要谨慎为之,尤其是危险三角区的痘痘不要挤。
如何正确清理鼻孔?首先,鼻腔里普通的分泌物不需要天天清理,鼻毛本身有一定自洁能力日常清洁时,可以在洗脸的时候用清水扑洗鼻腔前庭,注意不要呛到,这样可以防止鼻孔干燥、发痒,保护鼻子对于有鼻炎或者鼻塞的患者,洗鼻器冲洗也是值得考虑的方案。
清理鼻涕鼻屎的时候,可用柔软的棉签蘸清水或淡盐水后,轻轻探入鼻腔内滚动清除注意!擤鼻涕不要两个鼻孔同时进行,可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微用力擤出鼻涕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擤另外一侧因为耳朵和鼻子之间有个耳咽管相连,用力擤鼻涕时,鼻腔内压力骤然升高,导致带有细菌、病毒的分泌物沿着耳咽管被压送至中耳腔内,很容易造成中耳感染。
如果鼻腔里有硬物,可以用柔软的清洁棉签蘸上一点干净的水或者盐水使其软化,再用棉签清理一旦出现鼻部不适症状、或反复流鼻血、或回涕带血,要及早到专业耳鼻喉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耽误病情参考来源:科普中国,生命时报,生物世界,生物探索等;。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所涉及医学知识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治疗结果为准。